退役不褪色,连山“迷彩讲师团”赋能校园国防教育
退役不褪色,连山“迷彩讲师团”赋能校园国防教育
退役不褪色,连山“迷彩讲师团”赋能校园国防教育
图①:宁夏吴忠市红寺堡(hóngsìbǎo)区的戈壁荒滩上,酒庄周围的连片葡萄园(pútáoyuán)“披绿生金”。 红寺堡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②:红寺堡酒庄车间(chējiān)内,酿酒师(niàngjiǔshī)正在检查酒罐。 受访者供图 图③:新鲜采摘的酿酒葡萄。 张(zhāng)天天摄(人民视觉) 图④:宁夏贺兰山东麓最南端的罗山脚下的标准化葡萄园。 受访者供图 数据来源(láiyuán):农业农村部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要(yào)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,提高农业综合(zōnghé)效益,壮大县域经济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”。
乡村全(quán)面振兴,产业(chǎnyè)为要,富民(fùmín)为本。新时代以来,各地因地制宜,把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作为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抓手,全环节升级、全价值提升(tíshēng)、全产业融合,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。
本版今起推出“积极发展乡村(xiāngcūn)富民产业”系列报道,记者走进希望的田野(tiányě),近距离探寻(tànxún)各地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实践、新探索,敬请关注。
“过去种葡萄是换口粮,现在酿葡萄酒是谋发展。”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汇达(dá)阳光生态(shēngtài)酒庄观景台上,望着远处绵延(miányán)的葡萄树,李财感慨万千。10余年间,曾经的戈壁荒滩已是满眼生机,而他自己,也从(cóng)一个“挖沟工”成长为酒庄首席酿酒师。
李财的人生(rénshēng)蜕变,是宁夏葡萄酒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写照。从(cóng)戈壁拓荒,到驰名海外,宁夏葡萄酒产业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去年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(dá)60.6万亩,年产(niánchǎn)葡萄酒1.4亿瓶,综合产值达450亿元,为(wèi)周边农户提供近13万个就业岗位,创造工资(gōngzī)性收入12.2亿元。小葡萄“酿”出富民大产业,也为广大农民酿出幸福生活的“美酒”。
开荒种果,延链强链,戈壁(gēbì)荒滩成“紫色聚宝盆”
1999年,当李财随生态移民队伍从(cóng)西海固搬至吴忠市红寺堡区时,周围全是砾石戈壁。为了生计,他(tā)进入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一家酒庄,成为一名(yīmíng)日薪17元的(de)“挖沟工”。戈壁上遍布碎石,种葡萄需要一寸寸刨开坚硬的砾石层,挖出种植沟。“一镐头下去(xiàqù),虎口都震得生疼。”李财回忆。
彼时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尚处萌芽期,种植基地零星分布,农户仅靠出售葡萄原果维持(wéichí)生计,亩均收益不足千元(qiānyuán)。
转折始于2002年。随着宁夏葡萄酒产业迅猛发展,各类酒庄不断建立(jiànlì),李财(lǐcái)得到机会,进入永宁县类人(lèirén)首酒庄车间工作。从(cóng)撇酒渣、控温发酵到学习单宁调配,他将种植经验融入酿酒技术,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酿酒师。
酿酒葡萄要想迸发出更大(gèngdà)价值,必须寻求技术突破,延链强链。
2013年,汇达阳光生态酒庄成立,李财被推荐去酿造(niàngzào)首批葡萄酒。虽是老本行,他却干出(gànchū)了新意。
“仔细研究戈壁(gēbì)的土壤含水量、砾石含量(hánliàng),其实每块地都有自己的特性。”实践中,李财带领(dàilǐng)团队根据不同地块的土质特性,分别种植赤霞珠、美乐(měilè)等不同品种的葡萄,并创造性地运用“双温区阶梯发酵法”改良发酵工艺,更好萃取单宁。2015年(nián),酒庄酿出的葡萄酒获得法国波尔多国际葡萄酒挑战大赛银奖。
如今(rújīn)的汇达阳光生态酒庄,一年累计用工7万人次,年产葡萄酒200吨,带动周边(zhōubiān)694户脱贫户变身(biànshēn)产业工人(chǎnyègōngrén)。“现在连周边村里的老人都会说‘单宁’这个词。”李财带领的种植、酿造团队,成员大部分来自周边村落,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。
“葡萄酒产业(chǎnyè)让戈壁荒滩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‘紫色聚宝盆’。”银川市(yínchuānshì)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强介绍,通过土地流转、务工就业、入股分红等模式,越来越多的农民更多分享到(dào)整个葡萄酒产业链带来的增值收益(shōuyì)。
从求生存到谋发展,像李财一样,许多农民的(de)命运因葡萄酒产业而改变(gǎibiàn),许多人的幸福(xìngfú)因此而成就。在银川市(yínchuānshì)西夏区昊苑村,村民乔静告别南下打工生活,穿上制服成为酒庄接待部主管,年收入(niánshōurù)超6万元;在闽宁镇立兰酒庄,酿酒车间主任刘莉,从不敢开口说话的移民搬迁妇女蜕变为二级酿酒师……
打响品牌,开拓渠道,现代(xiàndài)营销助葡萄酒破壁出圈
红寺堡区向北90公里,青铜峡市鸽子(gēzi)山产区,这两天,西鸽(xīgē)酒庄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。
酒庄新款葡萄酒被来自法国波尔多的酒商杜兰德(lándé)列入了(le)采购名单。“这款酒完全具备(jùbèi)进入欧洲高端市场的实力。”打动杜兰德的,除了葡萄酒品质外,还有对“贺兰山东麓葡萄酒”品牌的认可。
漫步西鸽酒庄(jiǔzhuāng)葡萄园,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技术服务处处长穆海彬介绍,“从土壤pH值到葡萄采收糖度,从橡木桶陈酿时间到瓶储周期,我们制定了近(jìn)百项细分标准。产区不少酒庄通过了欧盟有机(yǒujī)认证,拿到了打开国际市场(shìchǎng)的‘敲门砖’。”
近年来,宁夏以“贺兰山东麓葡萄酒”为整体品牌标识,积极组织产区酒庄(jiǔzhuāng)参加国内外葡萄酒赛事和展览(zhǎnlǎn),提升品牌知名度,打入国际市场。至今,已有60余家酒庄获得柏林、布鲁塞尔等国际大赛奖项1800余项,占(zhàn)全国(quánguó)获奖总数的60%以上。
“喝葡萄酒不应只是一种‘高脚杯仪式(yíshì)’,要把消费场景(chǎngjǐng)嵌进更多人的生活。”西鸽酒庄首席酿酒师廖祖宋点开电商后台介绍,“我们开发的易拉罐装‘小酌’系列葡萄酒,成了电商渠道的爆款(bàokuǎn),非常适合(fēichángshìhé)追剧看片、露营烧烤时饮用。”
这几年,明长城遗址脚下(jiǎoxià)的西鸽酒庄,因热播剧取景(qǔjǐng)而声名大噪。“抓住这个机遇,我们着力打造沉浸式葡萄酒(pútáojiǔ)文化体验(tǐyàn)。”廖祖宋带领游客,穿行20万块贺兰山石砌(shíqì)成的古朴酒堡,“从骑行葡萄园到参与葡萄酒酿造,游客可以私人定制专属酒标,入住星空帐篷,品尝酿酒师特选餐酒,全方位感受葡萄酒文化的魅力。”
“‘体验—复购(fùgòu)—传播’,深度体验带来(dàilái)更高的复购率,也让很多游客(yóukè)从消费者变为品牌传播者,形成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。”廖祖宋介绍。
目前宁夏有2A级以上酒庄22家(jiā),去年接待(jiēdài)游客超过300万人次,“酒庄游”对葡萄酒销售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。
“品牌建设需要品质奠基,渠道开拓则(zé)要创新(chuàngxīn)破局。多用现代营销思维赋能乡村特色产业,才能打破‘酒香也怕巷子深’的困境(kùnjìng),更好实现产业振兴。”穆海彬说。
科技赋能,产业融合,兴业富民路越(yuè)走越宽
在银川市西夏区昊苑村的葡萄田里,村民(cūnmín)张生杰点开手机(shǒujī)APP,屏幕上实时显示土壤温湿度、光照强度等数据,“现在浇多少水、施什么肥(féi),手机上点一点(yìdiǎn)就行。智慧种地,葡萄品质更高,去年每公斤多卖3毛钱。”
从(cóng)“汗水农业”到“智慧农业”,这几年,昊苑村依托万亩酿酒葡萄,成功吸引了19家酒庄(jiājiǔzhuāng)落户(luòhù)于此,去年葡萄酒(pútáojiǔ)产量达6000吨,产值近4亿元,年底还将接入“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”。
“届时,扫码就能看到一瓶酒(jiǔ)的‘数字身份证’,在哪块葡萄园怎么(zěnme)种植(zhòngzhí)、发酵(fājiào)温度多少、橡木桶陈酿了多久等,一应俱全。”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(jìshù)学院副教授谢春梅介绍,这种数字化转型在前期实验中带来的效益立竿见影(lìgānjiànyǐng):葡萄总糖度提升至25.7%,达到优质酿酒葡萄标准;亩产从600公斤提高到800公斤,而用水量却减少了30%。
科技赋能葡萄酒产业,乡亲们的生产方式随之深刻改变,而产业融合发展(fāzhǎn),则进一步重塑越来越多村民的生活(shēnghuó)方式。
“客人还没品酒,就先被这里的葡萄酒文化吸引。”落地窗“框”住贺兰山主峰,火炕旁陈列(chénliè)着酿酒工具展品,昊苑村村民艾晓保将自家土坯房改造(gǎizào)成了“望山民(shānmín)宿”。“通过和周边的葡萄酒庄合作推出‘酒庄+民宿’套餐,我这里旺季时一房(shíyīfáng)难求,去年营收突破(tūpò)8万元。”艾晓保指着墙上的预订日历介绍。
“葡萄酒+文旅”融合发展,让昊苑村成了旅游打卡目的地。而更令人振奋的,是产业振兴带来的人才(réncái)回流潮(cháo)。
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毕业生张伟,放弃北京年薪30万元的工作,回到昊苑村建设自己的小型酿酒(niàngjiǔ)馆:“这里有最适合酿酒葡萄生长的风土(fēngtǔ),有愿意学习新(xīn)技术的村民,更有支持创业的好(hǎo)政策,我们年轻人能创造出更大可能。”
如今,昊苑村像张伟这样的返乡创业青年已有80余人。全村近七成村民围绕葡萄酒产业链创业就业(jiùyè),人均(rénjūn)年增收近3万元。
产业融合发展蹚出越来越(yuèláiyuè)宽的富民路,随着“葡萄酒+露营(lùyíng)”“葡萄酒+音乐节(yīnyuèjié)”等新业态(yètài)陆续出现,贺兰山下各具特色的酒庄、汇成绿海的葡萄园,成为周边县市区兴业富民的独特资源。其中,银川市西夏区(xīxiàqū)依托葡萄酒创建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1家,去年辖区酒庄共接待游客64万多人次,带动就业3.2万人以上。
《 人民日(rì)报 》( 2025年06月13日 18 版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